新魚入缸指南|教你5個步驟如何正確安全讓新魚入缸!

詳細解析新魚入缸的正確方法:5個關鍵步驟確保安全。涵蓋對溫對水技巧、檢疫消毒、靜養觀察等專業流程,避免新魚因環境突變死亡,幫助新手減少入缸風險提高存活率。
新魚入缸指南|教你 5 個步驟如何正確安全讓新魚入缸!
** 當你購入新的孔雀魚後,可能會遇到一些情況,這裡提供一些具體的建議,讓你能夠安全地將新魚放入魚缸,並減少不必要的死傷!
新缸的水質, 酸鹼,軟硬度和菌種都是跟他們原缸都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上述這些理由,就有機會讓魚入缸後,被水中的細菌入侵,這樣的話就代表我們不能購買外面的魚嗎 ? 其實新魚到新缸時需要的是以下四大要素:
-
對水
-
對溫
-
檢疫
-
靜養觀察
只要做到以上四個步驟,這樣的話就沒有問題了!
步驟一:新魚入缸前先對溫
!新魚入缸指南_步驟一:新魚入缸前先對溫
新魚入缸對溫目的和重要性
為新魚進入魚缸對溫是確保魚缸水溫與魚袋中的水溫逐漸一致的重要步驟,以避免魚隻受到溫度驟變的所帶來的應激反應和壓力。
如何為新魚入缸前對溫
以下是為新魚進入魚缸進行對溫的步驟:
-
準備魚缸:確保魚缸已經準備好,填滿足夠的水量,並調整水溫至適合該魚種的範圍。不同的魚種對於水溫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請確認你的魚缸水溫符合新魚的需求,以孔雀魚為例,則適合 24-26 度的溫度。
-
檢查魚袋:仔細檢查魚袋是否完好無損,並確保袋中的魚隻狀態良好,順便可用清水沖洗魚袋表層的。
-
將魚袋浸入魚缸:輕輕將魚袋放入魚缸中,讓袋子浮在水面上。不要急著打開袋子,讓魚袋漂浮在水中。
-
等待一段時間:讓魚袋在魚缸中浸泡一段時間,通常建議在 15 分鐘至 30 分鐘之間。這段時間可以讓魚袋中的水溫逐漸與魚缸中的水溫相適應。
步驟二:新魚入缸前先對水
!新魚入缸指南_步驟二:新魚入缸前先對水
新魚入缸前對水的目的和重要性
對水這一步的目的是希望通過緩慢加入原缸的水, 將新魚慢慢適應不一樣的水質, 酸鹼和軟硬度, 從而最大程度減少新魚水質驟變所產生的應激反應,減少不同水質所帶來的刺激
一般來說對水可以分成兩大方法分別是使用調節閥滴流加水和逐步混合原缸的水。
如何為新魚入缸進行對水的步驟
對水方法一:滴流加水
-
在對溫步驟完成後,可以打開魚袋連水帶魚倒進容器中
-
準備進行對水工具可以準備一條軟管,一個調節閥和氣石
-
將氣石放到原缸當中或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將軟管固定在原缸水裡面當中
-
透過虹吸原理,讓水從高至低順軟管流到容器中, 進行對水動作
-
其間透過調節閥去控制出水量,以一秒兩至三滴為佳。
-
讓原缸中的水慢慢滴入魚袋裡,整個過程大約 30 分鐘到 1 小時, 時間愈久,新魚便有更多時間去適應新水,視乎魚的品種,一些觀賞魚較敏感則有可能需要對水 1 個小時, 以孔雀魚為例,孔雀魚先生通常對水 45 分鐘左右的時間即可
-
其間建議在容器水體中打氧,以免魚出現缺氧浮頭的情況
對水方法二:逐步混合原缸的水
-
打開魚袋後可以用夾子把魚袋夾左魚缸邊上
-
然後取出主缸中的水,將主缸的水加入約 1/3 袋內的水量添加到袋子中
-
等待 15 分鐘後,再次重複上述步驟。
總共進行以上的操作四次,過程總需時 45 分鐘,就能成功完成水質的調整。
期間,若是水量太多可以先吸走部分的水再次重複上述步驟。
步驟三:對水對溫後進行檢疫
!新魚入缸指南_步驟三:對水對溫後進行檢疫
為新魚入缸前進行檢疫的目的和重要性:減少交叉風險的可能性
若是魚友的魚缸是空缸也就是沒有其他魚,這一步可以省略,但是如果己經有其他魚的話,則需要進行合缸檢疫,可使用亞甲基藍或高錳酸鉀進行檢疫,對魚身體表面消毒,具體容量孔雀魚先生就不在這邊說明,因為每一個品牌的濃度都有所不同,具體檢疫需要到的份量請參照包裝說明或詢問商家。
為什麼需要為新魚入缸要進行檢疫?
在這邊可能大家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對魚進行消毒的動作,因為長時間的運輸壓力會導致魚體表的細菌量增加,而魚類應對壓力的生理反應會讓魚體表的細胞間縫隙變小,黏液分泌增多,有助於防止細菌進入魚體 ,但是對於舊缸內的魚,突然的細菌加入則可能出現的體表感染。
大家可以理解每個魚缸都會有不同的細菌菌種 ,因為魚本身的免疫力,細菌並沒有入侵魚隻,所以魚也是維持健康的狀態,但是這些細菌是會依附在身體表面的
如果這些細菌帶進去我們的魚缸,有可能我們原缸的魚並沒有對這種細菌免疫或是新的細菌,便有可能導致原缸的魚受到感染,導致原缸魚出現狀況,也就是謂 交叉感染 的情況。
後期需要整缸治駕成本便會大大上升,因此,我們可以通過消毒魚身體表面去最大程度減少細菌病毒帶進原缸。
新魚入缸前先檢疫的必要性
有部分魚友會反映我家的魚沒有做以下步驟, 魚也是沒有生病死亡,孔雀魚先生認為這些都是機率問題,就像戴口罩出門一樣,沒有戴不一定會感染疾病,但是戴了更安全一樣,同樣地,不做檢疫對水對溫後直接放進魚缸,有機率新細菌的加入,因為魚的免疫力讓所有魚都能活得好好不檢疫, 魚不一定會出事,也一定會撞菌一樣。 **而孔雀魚先生只是分享給大家更安全的做法,如果魚友有能力還是建議還是不要省略這個檢疫的步驟。
檢疫缸設置
!新魚入缸指南_檢疫缸設置
如果對於孔雀魚的來源沒有信心的話,擔心新到家的孔雀魚有沒有疾病存在的話,更進一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設置一個檢疫缸,在運輸途中的壓力有可能導致孔雀魚發病的可能性之一,所以建議可以設置一個檢疫缸,讓新魚進入檢疫缸觀察兩到四個星期後,如果孔雀魚均狀態良好而且活動力佳,則可以進行以上檢疫步驟後放回原缸當中。
步驟四:安全將新魚放入新魚缸
!新魚入缸指南_步驟四:將魚放入魚缸
使用魚網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經過對水對溫後和檢疫後,我們便可以使用魚網將魚撈出,並迅速轉移到魚缸中。
避免將袋子中的水倒入主缸的原因
切記不要將袋子裡的水倒入主缸中,因為我們袋子中的水有可能有存在細菌病毒在水體。我們最要最大程度減少新菌進入魚缸的情況。
步驟五:新魚入缸後先靜養停食
!新魚入缸指南_步驟五:入缸後先靜養
入缸後停食的重要性
最後,在新魚入缸需要先停食兩天,因為魚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同時,在魚的腸道中的細菌也要適應新的,如果這個時間迫不及待喂食,有可能引致魚消化腸道等問題,繼而導致腸胃炎或腹水等等的問題,所以魚友需要忍耐的愛心,這兩天的停食不會讓魚餓死的大家可以放心!在兩天過後,可以少量喂食和觀察新魚的食欲和行為
關掉燈光的必要性
而且我們可以先把燈關掉,減少魚應激的情況,讓魚在幽暗的環境靜養休息慢慢恢復抵抗力!總結來說,新魚到家後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水對溫、檢疫、將魚放入魚缸和靜養。這些步驟都是為了確保新魚能夠順利適應新環境,並防止新魚帶來的病菌影響魚缸的健康。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成功地將新魚放入魚缸,並讓你的魚缸保持健康和活躍。
延伸閱讀:
-
5大原因為什麼你買的孔雀魚回家一兩天就生病死亡?如何避免孔雀魚死亡與疾病
相關標籤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推薦

孔雀魚壽命有多久?4個延長壽命的關鍵因素大公開
養孔雀魚8年了,很多人以為孔雀魚只能活幾個月,其實大錯特錯!我分享4個關鍵因素,包含選購技巧、環境控制等,幫助你的孔雀魚活得更久更健康。

孔雀魚全攻略 - 8大要點從選購到飼養一應俱全
完整的孔雀魚飼養指南:從選購到日常照護的8大關鍵要點。涵蓋健康選魚技巧、水質管理、魚缸設置、餵食方法等實用經驗,幫助新手掌握孔雀魚飼養要領避開常見陷阱。

魚缸開缸指南|新手必看! 5大要點教你如何開缸養孔雀魚
剛開始養孔雀魚時也踩過不少坑。整理了 8 年來的開缸經驗,分享 5 大要點包含設備選擇、過濾設置、底砂選擇等,幫新手順利開缸避免常見問題。
孔雀魚先生
專業孔雀魚飼養專家,擁有超過10年的水族養殖經驗,專精於孔雀魚繁殖與疾病防治
討論與交流
歡迎分享你的養魚經驗,或提出任何孔雀魚相關問題。我們社群的朋友都很樂意幫助你。
留言小提醒
- • 可以用訪客身份留言,只需填寫暱稱和 Email
- • 也可以用 Facebook、Google 等社交帳號快速登入
- • 歡迎分享相關經驗與照片供其他飼主參考
- • 請保持專業討論,共同營造友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