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開缸指南|新手必看! 5大要點教你如何開缸養孔雀魚

剛開始養孔雀魚時也踩過不少坑。整理了 8 年來的開缸經驗,分享 5 大要點包含設備選擇、過濾設置、底砂選擇等,幫新手順利開缸避免常見問題。
-
適合大小魚缸
-
水妖精作過濾
-
恆溫加熱棒 2 根(一個放在魚缸恆溫,另一根在換水時需要用到,詳情可參考換水篇)
-
燈光設備
-
氣泵
要點二:魚缸上的選擇
!魚缸開缸流程|要點二:魚缸上的選擇
各位魚友可根據自己的預算,空間,魚的密度選擇魚缸,選擇魚缸需要注意的事項可以參考,此文就不在魚缸上的選擇太詳盡說明,可參考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 :魚缸選擇完整指南-新手必知的4個關鍵選購要點孔雀魚先生
要點三:過濾設備方面選擇
!魚缸開缸流程|要點三:過濾設備方面選擇
孔雀魚先生主張推薦使用水妖精作為飼養孔雀魚的過濾系統,原因如下:
-
**大的培菌面積:**水妖精擁有大量的培菌面積,這意味著它可以有效地去除魚缸中的有害物質和廢物。這有助於維持水質的清澈和健康,提供一個適合孔雀魚生長的環境。
-
**經濟實惠:**水妖精價格相對較便宜,可以作為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對於那些預算有限的飼主來說,這是一個吸引人的選項。
-
**方便的維護和清潔:**水妖精的設計使得維護和清潔變得十分簡單。它可以輕鬆地拆卸和清洗,並且不需要太多的努力來保持其運作效果。這對於不熟悉飼養孔雀魚的人來說是一個優點。
-
**不會吸魚:**水妖精的設計確保不會對孔雀魚造成任何傷害。它不會將魚吸入或陷入其中。這使得水妖精成為一個安全且可靠的選擇。
要點四:魚缸到底裸缸還是有底砂好?
底砂飼養孔雀魚的潛在問題
!魚缸開缸流程|底砂的潛在問題
底砂對孔雀魚可能帶來一些潛在的問題,當中包括:
-
**積聚排泄物和殘餌:**底砂可以成為各種魚的排泄物和殘餌的積聚地。這些物質在底砂中累積,很難被完全清理,可能導致水質劣化和有害物質的累積。
-
**壞菌滋生:**底砂中的殘餌和排泄物提供了壞菌滋生的潛在環境。如果不定期清理底砂,這些累積物可能成為壞菌的溫床,增加魚缸中細菌感染的風險。
-
**黏膜和表皮損傷:**孔雀魚有時會擦拭缸底,尤其是當感到身體不舒服時。如果魚缸有底砂,擦拭缸底的行為可能會導致黏膜和表皮的損傷,增加細菌入侵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底砂對孔雀魚可能帶來水質劣化、壞菌滋生以及損傷魚的黏膜和表皮等潛在問題。因此,裸缸飼養孔雀魚可能更為推薦,因為裸缸的清潔和維護更為方便,並且可以避免底砂帶來的這些問題。
魚缸裸缸的優點
!魚缸開缸流程|裸缸的優點
孔雀魚先生推薦以裸缸飼養孔雀魚,因為裸缸在日常水質維護方面更方便,特別適合新手入門。以下是一些關於為何推薦裸缸的要點:
-
**方便的日常清潔:**裸缸讓飼主更容易發現魚缸中的殘餌和排泄物,這樣可以及時清理,減少水中有害物質的累積。在換水時,也可以同時清除底部的大便,進一步降低水中的氨含量。裸缸的清潔維護相對簡單,在日常維護的方便性非常高。
-
**避免壞菌滋生:**底砂容易累積魚缸中的排泄物和殘餌,如果不定期清砂,這些積聚物可能成為壞菌的溫床,增加魚的疾病風險。
-
**避免黏膜和表皮損傷:**孔雀魚在晚上睡覺時尾巴會貼在魚缸底部或有時出現,如果是裸缸的話可以避免尾巴會貼在魚缸底部時,細菌依附在孔雀魚的尾巴的可能性,並且減少尾巴方面的疾病 如爛尾等等,同時,亦可減少因擦拭缸底進一步損傷魚的黏膜和表皮,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魚缸裸缸的注意事項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裸缸缺乏底砂的培菌面積,因此需要確保過濾設備提供足夠的培菌面積。以彌補因為沒有底砂大面積的培菌面積。所以在選擇水妖精時,不妨選擇雙管的水妖精而非單管。
增加裸缸觀類價值的方法
!魚缸開缸流程|裸缸增加觀類價值的方法
孔雀魚先生理解魚友會認為底砂可以讓魚缸更美麗,在起初孔雀魚先生飼養時,還會加入底砂,但經過多年後飼養孔雀魚後,還是覺得裸缸是最好,能看著孔雀魚們健康地游來游去比起什麼造景還來得重要,以下是增加裸缸觀類價值的方法:
-
背景設計:在魚缸背景上使用特殊的貼紙或背景板,可以營造出更具視覺效果的環境。孔雀魚先生選擇黑色背景貼紙,以天空藍孔雀魚為例,這更有助於孔雀魚發色和突出天空藍孔雀魚藍色更為鮮艷和引人注目。
-
水草擺設:加入適合的水草可以增加魚缸的觀賞價值。選擇適合孔雀魚生長和游泳的水草,例如竹枝草等。竹枝草是浮游在水中的水草不用底砂也可以生長,而且在母魚生產時,也可以適當加一些水草,讓小魚的存活率更高。
要點五:開缸初期步驟
再準備好所有設備後,讓魚缸運行五至七天後,就可以出發去買魚,但初期建議魚的數量不要過多,以 1.2 呎 魚缸為例一般四條以內為佳,待硝化系統穩定後,如果仍覺得數量不足,才逐漸增加數量,而在將新魚放進魚缸前, 請記得完成對水對溫檢疫三部曲, 詳情可參閱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新魚入缸指南|教你5個步驟如何正確安全讓新魚入缸!
開缸初期(開缸到兩個星期前)
在開缸初期,停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在魚缸的硝化系統建立完全之前,魚缸還沒有足夠硝化細菌去處理大量的氨,以下為孔雀魚先生個人開缸做法參考:
停食的重要性
!魚缸開缸流程|開缸初期 停食的重要性
起初開缸的兩天孔雀魚先生都是停食的狀態,這是因為新到家的孔雀腸道也需要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如果這個時間迫不及待喂食,有可能引致魚消化腸道等問題,繼而導致腸胃炎或腹水等等的問題,魚友們可以放心停食兩天並不會導致魚餓死,所以此時此刻我們一定要忍耐自己喂食的小手。
在兩天過後我們才開始喂食,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喂食的目的並非把孔雀魚喂飽,只是讓孔雀魚有適量的排泄物生產,從而提供一個氨的來源以供硝化細菌生長和繁殖,因此我們開缸到兩個星期前,只需要少量喂食一天一餐的頻率,切記不要過量投喂造成殘餌的出現,否則,殘餌也會轉化成氨,進一步加劇未完全建硝化系統的負擔。
魚缸中的氨濃度可能會上升,但此時硝化系統尚未完全建立,缺乏足夠的硝化細菌將氨轉化為較少毒性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您可以每隔兩天進行水換,每次換掉魚缸的三分之一或一半水量。同時,可以順便清理魚缸底部的糞便。
氨濃度的處理
!魚缸開缸流程|開缸初期 氨濃度的處理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是氨濃度。在開缸後的第三天,氨在魚缸會有一定的濃度水平,但是這個時侯魚缸的硝化系統還沒建立完全,沒有足夠的硝化細菌來把氨轉化亞硝酸鹽再轉化成毒性較小的硝酸鹽。為了降低氨濃度, 我們需要通過換水的手段來減低魚缸氨的含量,頻率為每兩天換一次水,每次換三份之一或一半的水,在換水其間,可以將魚缸底下的糞便盡可能順便吸走,再進一步減低氨的源頭。
開缸中期
逐漸增加餵食量和降低換水頻率
在開缸的中期階段,魚缸已經建立了一定數量的硝化細菌,這意味著水質開始穩定並且能夠處理魚的廢物。在這個階段,您可以逐漸增加孔雀魚的餵食量,並且改為一天兩餐。
請注意,仍然需要謹慎控制餵食量,以避免過度投食導致水質問題。觀察魚的食慾和消化狀況,如果魚吃完食物並且沒有殘餌留在水中,則可以進一步增加餵食量。適量的餵食可以確保魚獲得足夠的營養,同時減少水中的有機廢物。
此外,在中期階段,您可以調整換水頻率為每四天換一次水,換水量保持不變。這有助於維持水質的穩定性。定期換水可以去除積聚的廢物和控制硝酸鹽的濃度,確保水質良好。
開缸後期
在開缸的後期階段,魚缸的硝化系統逐漸穩定下來。這意味著對水中有機物處理能力提高。在這個階段,您可以進一步降低換水的頻率,改為每六天換一次水。
請注意,雖然硝化系統穩定,但仍然建議魚友保持換水的頻率,每三天換一次水,尤其是在有能力和時間的情況下。頻繁的換水有助於降低氨的濃度,同時也能減少水中有害細菌的滋生,因為細菌更易於老水當中繁殖。這可以提供更健康的生活環境,減少孔雀魚患病的風險。
此外,定期換水還可以去除積聚的廢物和控制硝酸鹽的濃度,確保水質的穩定性。即使換水的頻率降低,換水量仍然應保持相對穩定,以確保魚缸中的水質維持良好。
總結來說,在開缸的後期階段,您可以將換水頻率降低為每六天換一次水。然而,建議魚友在有能力和時間的情況下,仍然保持每三天換一次水的頻率。這有助於確保水質的穩定性,減少有害細菌的滋生並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給孔雀魚。換水有其他不同好處詳情而正確的換水方式可參閱以下文章: 延伸閱讀:魚缸換水指南:如何幫孔雀魚換水的細節及維持水質的關鍵技巧
相關標籤
分享這篇文章
相關文章推薦

新魚入缸指南|教你5個步驟如何正確安全讓新魚入缸!
詳細解析新魚入缸的正確方法:5個關鍵步驟確保安全。涵蓋對溫對水技巧、檢疫消毒、靜養觀察等專業流程,避免新魚因環境突變死亡,幫助新手減少入缸風險提高存活率。

孔雀魚壽命有多久?4個延長壽命的關鍵因素大公開
養孔雀魚8年了,很多人以為孔雀魚只能活幾個月,其實大錯特錯!我分享4個關鍵因素,包含選購技巧、環境控制等,幫助你的孔雀魚活得更久更健康。

孔雀魚全攻略 - 8大要點從選購到飼養一應俱全
完整的孔雀魚飼養指南:從選購到日常照護的8大關鍵要點。涵蓋健康選魚技巧、水質管理、魚缸設置、餵食方法等實用經驗,幫助新手掌握孔雀魚飼養要領避開常見陷阱。
孔雀魚先生
專業孔雀魚飼養專家,擁有超過10年的水族養殖經驗,專精於孔雀魚繁殖與疾病防治
討論與交流
歡迎分享你的養魚經驗,或提出任何孔雀魚相關問題。我們社群的朋友都很樂意幫助你。
留言小提醒
- • 可以用訪客身份留言,只需填寫暱稱和 Email
- • 也可以用 Facebook、Google 等社交帳號快速登入
- • 歡迎分享相關經驗與照片供其他飼主參考
- • 請保持專業討論,共同營造友善學習環境